中国每年逾百万人需器官移植 捐献率比西班牙差千倍
2016/8/15 13:15:45


上海,市民走过一处器官捐献广告牌前。 澎湃新闻记者 王辰 资料


2015年3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务人员和家属送别一例器官捐献志愿者,这名志愿者捐献出了肝和双肾,最终挽救了3个人的生命。 医院供图
25岁的焦俞离开了人世,但他捐献的肝、心、肺、一双眼角膜和两个肾赋予了6名病患崭新的人生,这是热播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团圆》中的一幕。
6名幸运儿的背后,却是中国每年150万人的等待,他们都急需器官移植。中国器官捐献率仅0.03/100万,与捐献率最高的国家相差1000倍。
不少医生表示“死有全尸”等传统观念,“捐献须得到父母、子女、伴侣同意”,家属对死亡判定标准等牵绊了器官捐赠的脚步。
“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城市相比,上海的器官捐献与移植尚起步。”上海市红十字会相关人士近日表示,2013年上海启动捐献工作以来正在“加速跑”,如今器官捐献率达到了全国平均百万人口捐献率的2.5倍,器官移植质量居全国之首。
截至2016年8月10日,上海市已经成功实现器官捐献219例。
在这背后,离不开上海8个器官获取组织(简称OPO)的工作,更是80名器官捐献协调员的爱心传递。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一周的调查采访发现,多名一线器官捐献协调员系兼职,有来自医院的社工,也有临床医生或护士。他们经常要面对协调失败,但他们对于家属的为难或拒绝表示理解。
器官捐献协调员董正椽表示:“真正的爱心是劝不来的,是捐献者家属的真心奉献。”
起步:试点3年实施捐献659例
器官移植进入中国,始于上世纪70年代。
相比西方国家,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开展较晚。直到2003年,公民器官捐献的数字仍是零。2010年-2013年,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陆续在19个省份开展试点,三年来累计实施捐献659例,捐献器官1804个。
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当年,中国有2766人在生命终结之时捐献出了自己的器官,其中在上海就有80人。
“尽管目前国内的捐献成功率并不高,但进步的速度很快。器官捐献不仅是一个生命的结束,同时也是若干个其他生命的重生,公民的这种认知度正在提高,每年的捐献率都在提升。”包括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沈兵在内的多名器官捐献协调员均表示。
目前全国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超过65000人,器官捐献实现总数超过7400例,捐献大器官超过20000个,其中2015年就实现2766例,较2014年增长62.5%,捐献的器官总共救治器官衰竭患者超过16000名。
在今年7月5日举行的“2016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移植论坛”上,上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张钢表示,上海器官捐献社会环境的改善和社会支持的力度都有了明显提高。
官方数据显示,自2012年12月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正式启动以来,2013年8月21日出现第一例器官自愿捐献的捐献者,当年实现5例自愿器官捐献;2014年实现55例;2015年实现80例;2016年截至8月10日,已实现81例,三年来上海器官捐献已达219例。其中,仁济医院器官捐献数就达到110例。
与器官捐献实现数一同增长的,还有登记捐献的志愿者数量,如今已突破5000名。以上海户籍市民为例,2014年至今,上海户籍市民在中国人体捐献管理中心登记志愿捐献器官有421人。
缺口:捐献率0.03/100万,供需比1比30
与此同时,巨大的器官移植需求量不容忽视。
中国人体器官供需比为1:30(美国为1:4、英国为1:3),远远无法满足患者需求。捐献率仅0.03/100万,与全球器官捐献率最高的西班牙相比,相差1000倍。与此同时,我国每年需要器官移植的人超过150万,同时每年以10万人以上的速度递增。在这些众多的等待者中,每年只有几千人有幸接受器官移植。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陈小松表示,医院等待肾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Powered by wqCms5.9 with Wangqi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