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斗:建议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至每月500元
2021/12/20 12:12:22

胡星斗:建议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至每月500元      我在2008年撰文《关于尽快建立农民普惠制养老金制度的建议》(见附件),2009年,国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当时已满60岁的农民可以每月领取55元基础养老金,以后年满60岁的,逐年缴纳保险费,届时可领取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从最初的每月55元,目前已经提高到110元左右。    现在的问题是农民的基础养老金仍然太低,不足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建议全国提高到至少每月500元;同时按照农民缴费的情况实行差别待遇,即“基础养老+个人账户”,养老金从每月500元到1500元不等。国务院在2014年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确定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现在已经过了2020年,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待努力实现!    根据2018年发表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全国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约9000万人,由于养老金整体过低,绝大多数农村老人的养老状况堪忧,甚至在一些地方农村老人自杀现象严重。    如果将全国农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月500元,一年6000元,全国财政需支出5千多亿元,但是农民实际上是缴费的,每年从100元到500元不等,加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补助基础养老金的50%~100%,各级财政新增负担只有4千多亿元。相对于目前中国每年30余万亿的政府总收入,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至每月500元完全可行。    至于农村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局限性,以及解决农民养老的迫切性必要性,请参照附件。    总之,在已经全面实现小康的今天,我建议中央政府研究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的标准至500元以上,从而让农村老人过上有尊严的小康生活。                              胡星斗                        2021.12.18
​​  附件: 关于尽快建立农民普惠制养老金制度的建议      2008年12月26日央视《新闻1+1》报道了69岁的湖南农民付达信因为年老体衰、无力供养而到北京持刀“抢劫”以图坐牢“养老”的悲惨事例。    我建议中央考虑研究一下为1.1亿60岁以上农村老人提供普惠制的养老金。    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按照地区发达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致为每月100元至300元,全国总共约需2千多亿元,相对于今年约6万亿的财政收入,国家完全有能力负担。    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障十分薄弱,据2007年9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全国城市+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仅为1.293亿人。    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374万人,仅有355万农村老人领取了养老金。    有人说,农村老人可以依靠家庭和土地养老。    但是根据调查,农村老人与子女住在一起的比例虽然高达88.7%,但是收入来源、生活料理依靠老人自己的比例分别达到50.7%、82.2%(民政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文件汇编》);目前农业生产成本很高,收入极低,许多农民种地亏本,而农民又没有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也受到农业用地不能转作非农用途等限制,农民很难获得财产性收入,所以,大部分农村老人难以依靠土地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最多只能苟活生存、勉强度日。    可见在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的保障层次过低,也容易产生复杂的家庭矛盾,老年人极易陷入贫困生活,许多老人的晚景凄凉。    还有人说,现在不是实行了农村低保吗?低保不是可以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的确,2007年在全国农村推广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有3451.9万农村居民受惠。    但是,其覆盖面仅占农村人口的4%左右,比例仍然太低,低保金额也过少。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每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Powered by wqCms5.9 with Wangqi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