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及其家族的95家公司
2020/2/10 9:28:5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在疫情持续向高峰迈进,新增确诊新型冠状病毒和疑似确诊冠状病毒的数量继续汹涌上涨的时刻,针对病毒的药物研究出现了重大突破。
    据长江日报消息,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团队,在武汉公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
    李兰娟院士说,根据初步测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1)阿比朵尔在10~30微摩尔浓度下,与药物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到60倍,并且显著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2)达芦那韦在300微摩尔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比较,抑制效率达280倍。
    李兰娟院士说,抗艾滋病药物克力芝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她建议将以上两种药物列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消息刚刚一出,就有自媒体扒出李兰娟院士重磅推出新药为其儿子公司出品。
    文章有以下几层意思:
    “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这两个药物,是杭州华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的研究成果。
    该公司董事长郑杰是李兰娟的儿子,李兰娟还是该公司董事。
    这两种药只是“初步测试”,没有经过完整的临床医学验证,效果根本不知道。
    以上几点中,第二点,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不用辩驳,第三点,上文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不再赘述;唯一需要澄清的是第一点,是“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这两个药物与杭州华卓科技有限公司的关系。
    要弄清楚这两种药物与杭州华卓科技有限公司的关系,只需要弄清楚两点,即,第一、这两味药是否是杭州华卓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来,第二,杭州华卓科技有限公司或者李兰娟及其儿子所持有的公司是否对这两种药物有专利权,第三,杭州华卓科技有限公司或者李兰娟及其儿子的公司是否生产这两种药。
    那就让我们来一一扒开迷局背后的事实真相。
    关于第一点:
    阿比朵尔:最先在俄罗斯上市,1993年在第九届国际病毒学会会议上报告了抗流感病毒的活性。它的作用机制是在阻断流感病毒复制过程,并引入细胞免疫。
    达芦那韦:美国强生公司的子公司Tibotec Therapeutics公司研制的蛋白酶抑制剂,2006年7月在美国首次上市,常与利托那韦以及其他抗逆转录药物联合用于成人HIV感染者的后期治疗。
    因此,这两种药物的研发跟李兰娟及其家人的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关于第二点:
    要想知道这两种药物的专利权是否为李兰娟及其家人的公司所有,我们同样必须知道两点:一是李兰娟院士及其家人的公司有哪些,二是这些公司有没有这两种药物的专利权。
    那我们不妨来看看李兰娟院士及其家人的公司吧:
    通过天眼查发现,李兰娟院士及其儿子和丈夫做为董事长、股东的公司达到95家: 
    其中最重要的一家不是什么杭州华卓科技有限公司,而是树兰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为郑杰。
    郑杰是李兰娟院士的和另一位院士郑树森院士的儿子,这三人名下的公司达到95家:


    郑树森,1950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肝胆外科、肝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肝胆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同时,郑树森也是树兰医疗的创始人&董事&总院长:


    树兰医疗这个名字,应该就是郑树森和李兰娟两位院士各取自己名字中间一个字合成,然后让儿子担任法人的公司。
 

    通过企信宝查询,郑杰担任法人的公司基本都以树兰命名。
    看完第一点,再来看看第二点,这些公司对于上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Powered by wqCms5.9 with Wangqi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