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8年停顿与乱战
2021/1/9 9:35:37

原标题:一个国家级事业单位的8年停顿与乱战
    中国经营报《等深线》记者 张锦 北京报道
  67岁的李树林,已经当选本单位的“临时负责人”3年了,但他还没见过自家单位的公章。
  作为“中字头”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管院”)出身非凡,使命独特:1987年,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批示设立,旨在成为一个不同于体制内智库的市场化科研机构。
  8年前,按照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中编办”)的安排,中管院时隔2年再次登记成为国家事业单位的同时,开始事业单位理事会制度改革,即让理事会成为决策和监督机构。
  同时,根据安排,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以下简称“旅促会”)成为中管院新的举办单位(指事业单位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但本该在3个月内组建好的行政管理班子,至今未能完成,理事会也被指名存实亡。由举办单位旅促会委派的“挂名法定代表人”一挂就是8年,中管院的公章、事业单位法人执照、官网账号等,据称一直掌握在旅促会手中。
  李树林即在这一阶段当选,但却难掌实权,甚至接连遭到官网公告讨伐。而过去33年,中管院一边寻找挂靠的上级主管单位、一边构建下属二级机构、一边内斗的复杂历史,或许正是其当前难以“管理”的重要成因。
  中管院曾宣称拥有92个二级分支机构(研究所、研究中心),但受访者中,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名单和数量。现在,经过漫长混战,这些二级机构不仅归属不明,且也在积极发展下级单位,还牵出难以计数的纠纷和诉讼,其中不乏金额上亿元的集资案。也有二级机构可以提供多达400种资格证书,最快几小时就能出证,收费仅在600~1000元。
  这家中字头机构的极端混乱状态,尽管有其曲折复杂的历史成因,但也从某个角度,折射出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难度。
消失的“当选者”
  “鉴于李树林同志到处诽谤、诬告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正常秩序,给中管院的声誉造成了极坏影响。”“编造谎言发表破坏团结的错误言论。他冒充常务理事、干部群众签字伪造民意和证据……请各研究所、中心,提高警惕,保持清醒头脑不要上当……”
  在中管院官网过去一年发布的多份公告里,李树林被指“私挂院牌”“诬告造谣”“成立非法组织”……
  公告“主角”李树林告诉《等深线》(ID:depthpaper)记者,3年前,经选举,他成为中管院的临时负责人,但1个月后的新班子启动大会上,因一纸律师函被迫停止了新班子的一切工作,又在2019年被宣布罢免,那之后,他成了上述公告中的讨伐对象。

李树林 受访者供图
  李树林称,3年来,他没有拿到过中管院的公章。按他的说法,中管院的公章,始终被办公地址在深圳的旅促会负责人黄智湧(原名“黄志勇”)随身携带着,往返于北京和深圳之间,李树林还将这些极具针对性的官网公告称之为“远程通告执政”。
  作为回应,李树林在自己组建的“中管院发展论坛”微信群中,向66名群成员发文:“这位(旅促会委派的)‘法定代表人’不是中管院员工、不是负责人、不主持北京工作,他却拿着权力对中管院进行远程‘通告管理’,连发11个通告创下国内事业单位‘通告管理’之最……毒网祸根必定受到法律的惩处!早日还我绿网!”
  一样的斗争文风。不同的是,“官网掌控者”可以在不更改发布时间的情况下,悄然变换了公告的具体内容。
  李树林委托北京市首佳公证处,分别于2020年4月15日和9月10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Powered by wqCms5.9 with Wangqi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