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活动看东莞地方政府的党风廉政建设风貌
2024/2/23 10:55:25
从“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活动看东莞地方政府的党风廉政建设风貌
洋溢着喜庆祥和气氛的观音山公园城门楼
甲辰龙年新春伊始,岭南大地春意盎然、草木吐秀。网络上一则“从观音山征联活动看东莞地区的党风廉政建设风貌”的帖子,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与热议。该热心网友针对观音山景区的征联动活、供电受限、环境保护问题等对东莞地方政府的廉政建设发出灵魂拷问,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热心网发布在网上的帖子
据了解,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观音山公园”)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是我国首家民营国家级森林公园。从一座名不见经传的荒山,发展为集森林氧吧、文化体验、姻缘许愿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观音山公园每年接待游客超百万,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
观音山公园管理人表示,观音山公园原为樟木头镇石新村村集体林场,1999年11月30日,东莞市民营企业家黄淦波与樟木头镇石新村村委签订50年承包合同。2000年12月21日经东莞市人民政府“东府办复【2000】458号”文件批准,成立东莞市观音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26178亩(含石新社区、金河社区、官仓社区、樟洋社区)。为便于管理注册成立“东莞市观音山森林公园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观音山公司”)作为主体管理经营。2005年12月,观音山公园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正式命名为“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2007年7月30日观音山公园总体规划获广东省林业局批准执行。
24年来,观音山公园一直致力于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7年原国家林业局发文称赞观音山为“全国的一个样本”。2019年《人民政协报》公开发文称赞观音山为“两山理论”实践的鲜活样本。2021年《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分别发文称赞公园所取得的成绩,成为了全国发展森林文化旅游事业的成功典范。2022年、2023年曾被央视《新闻联播》等节目报道表扬,并对观音山公园取得的成绩给予极大的肯定。
24年来,观音山公园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破坏,园内违建的别墅、豪华坟墓、饭庄、工厂、会所、住宅计90余处,被毁林近2000亩,观音山公园为保护好国家宝贵的森林资源,保护好大湾区这片生态环境样本,不畏打击报复,多年来不断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都未得到有效解决。
为了探讨“观音山现象”对于全国民营企业的借鉴价值,以及对于地方政府改善营商环境的启示意义。2023年12月24日,北京举办第六届民营企业研讨会,专家研讨“观音山现象”与“东莞门”事件。
那么,什么是“观音山现象”?
“观音山现象”是指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遭遇的境况,一方面,公园24年来快速发展,现在观音山公园不仅是著名的自然景点,也是世界闻名的文化景观;另一方面,因为观音山公园是一个民营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遭遇到很多的现实困境,而这些困境,是当地党政部门的主要官员违法违规强加在观音山公园的。
什么又是“东莞门”事件?
“东莞门”事件指东莞少数腐败官员(如前市委书记刘志庚,已被判刑)对于民营的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从最开始的索贿不成、强要大量干股不成,开始打击报复到后来的抢夺经营权失败,再到后来的不作为,历时二十多年,个别官员完全躺平,导致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因为规划修编不成而很可能被摘掉“国家森林公园”的牌子等等的恶果,这就是“东莞门”事件。
据观音山公园相关负责人反映,公园建园至今24年,仍未全面获得市政电力供应,以致每月要用高于市政供电3至4倍的能源成本自行给公园近80%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