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反诈骗中心运行成效初显三个月止付涉案资金1720万
2017/2/16 17:40:23
重庆市反诈骗中心
5分钟,止付170万元;一天时间,追回87万元……成立三月余,止付1720万元!12月7日,记者走进今年8月15日正式成立运行的重庆市反诈骗中心,为市民解密这个专业打击诈骗犯罪的部门。
警察、银行、通讯、三方支付合署办公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来势凶猛、愈演愈烈,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面对严峻、复杂的犯罪形势,在国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后,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2015年11月批准成立由市公安局、市网信办、市工商局、市高院、市通管局、重庆银监局、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等23个成员单位组成的重庆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度。2015年12月24日,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建立重庆市反诈骗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走进该中心,记者看到,办公区域不仅坐着公安民警,还有来自工、农、中、建、邮5家银行,电信、联通、移动3家运营商,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工作人员。
据介绍,今年1月18日,中心开始试运行;8月15日,中心建成并正式运行。其主要职责为:统一协调对全市电信诈骗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工作,统一对电信诈骗涉案账户进行快速止付冻结,对诈骗电话进行快速关停封堵,以及组织开展电信诈骗专业反制、研判工作。
中心用制度规范将应急处置过程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有效提升警情传递、处置效率。今年以来,中心先后与市通管局、市银监局等单位建立“涉案电话快速查询封堵关停机制”、“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查询机制”,还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联合制定“接处警快速处置流程及信息采录规范”,同时策动多家银行、通讯部门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单位到中心合署办公。通过集中授课、座谈交流等方式组织一线接警员、基层民警、银行联络员开展培训。
三个月止付涉案资金1720万元
“快!更快!专!更专!求高效,保民安!”在新建成的反诈骗中心的墙上,挂着这样的一句句标语,看似简单的话语,反映的却是反诈民警和诈骗分子间速度的比拼。
今年8月25日,涪陵某担保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被诈骗分子通过QQ冒充公司领导的手法骗走170万元。该公司工作人员发现被骗后立即向涪陵区公安局报警。警情转到市反诈骗中心后,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向入驻的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发送应急处置指令,5分钟即止付了诈骗分子一、二、三级银行卡,成功拦截下170万元被骗资金并全部追回,真正实现了“快!更快!”
11月7日17时,重庆某房产管理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被嫌疑人冒充公司领导QQ诈骗87万元人民币。向110报警后,反诈骗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经过多家银行入驻人员共同工作,发现赃款首先进入一级卡,并迅速转至二级卡,之后更是马上转入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原来,犯罪嫌疑人妄图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逃避公安机关冻结资金。但反诈骗中心早已针对这种情况布下了天罗地网:中心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监局打通了36家驻渝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止付查询渠道,整合了部分银行的电子银行查询权限,建立了三方支付应急处置程序。通过启动该处置程序,民警立即掌握到:该笔资金又转入了六张四级银行卡,之后汇总进入两张五级卡。中心迅速开展工作,对两张五级卡进行止付,被骗走的87万元完璧归赵。
反诈骗中心成立至今,共处置涉案账户9600余个,止付涉案资金1720万元,冻结涉案金额2080万元。
专业反制避免损失800余万元
筑牢防线的同时,中心更是坚持“以打开路,专业反制,情报研判,斩断犯罪利益链。”按照“边建设、边运用、边完善”的思路,着力推进实战应用平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