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二号成功发射,你赏月时错过的重点都在这儿了!
2016/9/25 11:12:34

关于空间站,这几年给公众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电影《地心引力》了。NASA的美女航天员从国际空间站跑到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最终乘坐神舟飞船返回的剧情,让这部电影在中国赚足了票房。
虽然现在航天飞机已经退役,这场太空大戏很难上演(我们也不想让它上演!),但是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让我们距离自己的空间站更近了一步。

《地心引力》中的“天宫”空间站

什么是空间站
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96年,然而直到1971年前苏联的“礼炮一号”发射升空,人类才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随后,美国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前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以及至今还闪亮在夜空的国际空间站相继建设,空间站经历从单舱室到多舱室,独立发射到国际合作的演化,成为人类空间实验的主要力量。
一般来讲,完整的空间站应该包括以下10个结构:
•主体结构
•电源供应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
•姿势控制系统
•轨道操作和推进系统
•自动化控制机械系统
•计算机和通信系统
•环境与生命支持系统
•乘员生活设施
•乘员和货物运输系统
天宫一号(微博)作为“目标飞行器”,主要目标是交会对接实验,虽然其他各个系统都有涉及,但是并不完善,很多功能都是由神舟飞船提供的。而天宫二号也只是“空间实验室”,缺乏常驻人员的能力。

为什么要用空间站
空间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地面上很难得到的实验环境:失重、高真空、没有大气……而这样的环境在地面上是很难做到的。比如失重,我们利用喷气式飞机做抛物线式的飞行,也只能获得每次不到30秒的失重环境,而在地球轨道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失重状态下。
普通的太空飞船往往因为体积小而无法放置大型设备,因为留空时间短而无法完成长时间的任务,无人值守而无法设置复杂的操作。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修建空间站了。
细说“天宫二号”
承担天宫二号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二号F T2火箭,火箭全长52米,近地轨道载荷为8.6吨。该型火箭是长征二号F的改进型,和载人航天使用的长征二号F Y型基本相同,只是顶部取消了逃逸塔。长征二号F系列火箭是我国目前最可靠,发射成功率最高的火箭。

长征二号F T2火箭与天宫二号飞船
天宫二号是在天宫一号备份星的基础上,根据天宫二号的任务的需要改装研制而成,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和天宫一号相仿,还是以资源舱和实验舱组成的两舱结构,资源舱主要功能是为天宫二号在太空飞行提供能源和动力。实验舱主要功能是为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提供洁净、温度和湿度适宜的载人环境和活动空间。
与天宫一号不同的是,天宫二号此次任务将不止满足于飞船交会对接实验,而是搭载了十余个科学实验,实验设备均以模块化设计,可以在轨进行更换,使天宫二号具有了空间站的雏形。
天宫二号任务时间表
•2016年9月15日  天宫二号发射
•2016年10月中下旬  神舟十一号发射,与天宫二号对接,两名航天员将在天宫二号里生活30天(天宫一号只有15天),参与科学实验
•2017年4月中旬  使用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进行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和搭载载荷应用试验

天宫二号搭载的科学实验
•材料类
液桥热毛细对流实验:在失重条件下,我们常见的浮力对流消失,所以科学家一直在幻想可以在空间制备出高纯度的单晶。但是在这时,地面上名不见经传的热毛细对流打破了这个幻想。热毛细流动是由不同温度下液体表面张力不同引起的,甚至,当温差超过临界条件时,这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Powered by wqCms5.9 with Wangqi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