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4名团支部书记罢免 因被团员评“不满意”
2016/5/29 21:05:45

日前,重庆市24名团支部书记因为被团员青年评为“不满意”,而被罢免“下课”,这些支部均经过组织程序,重新选举产生了新的团支部书记。
这24人中,有11人系大学(高职院校)的班级团支部书记,5人系基层企业的团支部书记,4人系中学的团支部书记,2人系农村的专业合作社团支部书记,2人系村社的团支部书记。
24名团支部书记被“群众罢免”,源于重庆共青团组织正在探索建立的“让群众说了算”工作机制。团员普遍反映,被罢免的团支书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不强,导致团支部活动较少、活力不够。
“重庆共青团创新开展团支部书记年度满意度测评工作,让全体团员当主角,把团员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重庆团市委书记周波介绍,本项工作旨在充分发挥测评结果的“倒逼”作用,让团组织和团干部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补齐工作“短板”上,聚焦到群众的现实需求上,以此“倒逼”团组织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实效。
他介绍,目前,重庆全市已有57512个团支部开展了“团支部书记满意度测评”,占重庆市全部团支部的91.27%。
测评结果显示,团员青年对团支部书记的平均满意度为96.28%。其中,区县开展“团支部书记满意度测评”35607个,平均满意度为96.14%;机关企事业开展“团支部书记满意度测评”3132个,平均满意度为98.1%;学校开展“团支部书记满意度测评”18773个,平均满意度为94.6%。
为了让该举措能动真格,重庆出台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举措。
首先,认真组织实施,推动工作“硬逗硬”。
重庆出台了《团支部书记年度满意度测评工作实施办法》和《团支部书记年度满意度测评工作规范》,并下发通知,以各区县团委和直属、重点联系团组织为单元进行统筹安排,将全市所有团支部书记全部纳入年度满意度测评范畴。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要求测评工作必须在上一级团组织的指导下实施,坚决杜绝自说自话、自娱自乐。
重庆制定《团支部书记年度满意度测评工作督查方案》,结合团市委机关基层联系点制度,组建11个工作督导组,围绕测评工作是否开展、测评结果是否运用,通过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测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该项工作从今年4月12日启动,推进过程中,要求充分考虑各自领域的工作基础和实际情况,指导基层团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满意度测评工作。满意度测评工作中如有团支部书记任职时间不足三个月、支部团员流动性过大等情况,可作特殊考虑和处理,不搞“一刀切”。
其次、创新测评方式,评议过程“背靠背”。
重庆出台了具体的工作规范,要求满意度测评工作必须采取“背靠背”投票的方式进行,引导团员表达真实意愿并对团支部书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测评票数达到支部团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及以上方为有效。
测评时,组织团员逐一到投票区域单独填写测评表,其他人员应远离投票区域;统计之前,工作人员应注意将票箱左右抖动摇晃,确保充分打乱测评表投票顺序。
有条件的团支部,还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团支部书记工作述职、答疑交流等环节,让团支部书记全面展示工作实绩,体现测评过程的公正性。
同时,重庆结合各支部实际情况和需求,依托“暖青汇”志愿服务APP设计开发的团支部书记满意度测评系统,以“网上团支部”为单位,通过网络匿名投票的方式开展测评工作。
最后,突出引导效力,结果运用“点对点”。
满意度测评工作分“满意”和“不满意”两个等次,对团支部书记进行评价。
满意票数高于实际参与测评人数的50%时,测评结果视为满意;满意票数等于或低于实际参与测评人数的50%时,测评结果视为不满意。两种结果将分别受到奖励和处罚。
测评结果为“满意”的,应将满意度高低作为团支部书记参与交流培训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其中,满意度达到90%及以上的,可作为参与市级及以上交流培训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Powered by wqCms5.9 with Wangqi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