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汪满田村地处与绩溪县交界的大山深处,是当地有名的茶菊之乡,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村后西山降下的一处缓坡上,耸立着一座红军烈士纪念碑。
从1958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前后,当地一位村民总会来到红军烈士纪念碑前,默默地献上花圈或自己采集的野花,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英灵。一晃58年过去了,这位名叫汪在君的村民现已90岁高龄。 4月22日,记者来到汪在君家中,老人热情地泡茶相待。说起往事,老人记忆清晰,仿佛一切就在昨天。
1934年11月,方志敏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分路北上,其中一路红军途经汪满田村西山降时,与国民党部队遭遇,双方激战一天一夜,大部分红军突围,留下掩护的20多名红军壮烈牺牲。红军撤走后,村民就地埋葬了烈士。汪在君说,那时他还不到10岁,战斗结束后,他亲眼目睹了乡亲们把牺牲的红军遗体掩埋进战壕,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1947年,21岁的汪在君主动报名参军,在随后的战争岁月里参加了多次战斗,并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1958年,已是副连长的汪在君从华东军区防化部队复员回村,当年起担任了27年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每年清明节或农闲时,他都要带着村干部去当年烈士长眠的地方祭奠,有时年轻的村民在附近挖地或砍树,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监督,唯恐惊扰了先烈的英灵。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他通过多种方式,呼吁上级部门修建烈士墓,给牺牲的红军“安一个家”。
2005年,西山降红军烈士纪念碑获批建造,汪在君带着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挖掘红军烈士遗骸,全部迁到烈士墓安葬。红军烈士墓建成后,年近八旬的汪在君老人又主动承担起义务看护的任务,一有空就到墓前扫扫地、除除草,给外地访客和学生们讲述当年那场惨烈的战斗。
老人告诉记者,尽管年纪大了,但目前精神头还可以,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就会一如既往地守护红军烈士的英灵,将他们的故事讲下去,让先烈的精神激励更多的后来者。
本文地址:http://kx.cqfzb.comJuJiao/2016-05/1006.asp,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