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李金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不断推进。目前,至少已有山东、安徽等10余个省份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综合性方案和专项方案。
各地方案围绕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多地明确了去产能、去杠杆的目标,鼓励农民买房成为多地房地产去库存的重要手段,各地还打出“组合拳”以降低企业成本,并对于本地区的薄弱环节,提出了针对性的补齐短板的政策。
5月8日,山西太原,民众在超市选购进口商品。 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多地出台供给侧改革方案
5月1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指出,党中央作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后,各地区各部门认识不断提高、主动开展工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许多地区研究制定了综合性方案和专项方案,成效逐步显现。
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山东、安徽、浙江、重庆、四川、贵州、广东、湖北等地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性方案,江苏、上海、天津、甘肃、山西、青海等地出台了具体领域的专项方案。
观察各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均围绕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提出具体措施。如,山东省18日对外公布《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多达40条政策措施。
资料图。中新社发 韦亮 摄
去产能
——多地明确去产能具体目标
梳理各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去产能往往被列为首要任务。多地的方案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明确了压减过剩产能的具体目标。
作为煤炭大省,山西省近期印发《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有序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亿吨以上”。
广东要求,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生产能力,将钢铁产能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湖北提出,压减全省钢铁过剩产能200万吨、煤炭过剩产能800万吨,力争3年完成;江苏明确,2016年退出和压减煤炭产能600万吨,压减钢铁(粗钢)产能400万吨。
在去产能过程中,不少地方提出了清退“僵尸企业”的时间表。如,广东提出,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到2016年底,全省国有关停企业全部出清;安徽也提出,2018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湖北明确,力争到2020年,全省僵尸企业基本退出。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去库存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成重要手段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4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27亿平方米。对于房地产去库存,多地在方案中制定了具体的目标。
安徽提出,到2018年底,全省商品住宅去化周期控制在15个月以内;江苏提出,到2016年底,全省商品房库存规模和住宅类商品房去化周期有明显下降,住宅类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力争控制在16个月以内;广东明确,到2018年底,全省商品房库存规模比2015年底的1.6亿平方米减少约12.5%。
在明确去库存目标的同时,各地在方案中也提出了发展租赁市场、降低购房成本等诸多措施,其中,多地提出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并给出了一系列鼓励性措施。
山东提出,支持农民进城购房。农民进城购买首套住房可享受契税补贴、规费减免等优惠,商品房库存较多的县(市、区)可根据购房支出给予3%-10%的补贴;安徽提出,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对自愿退宅进城农民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当地政府可给予一次性购房奖励或其他补助;四川也表示,鼓励支持农民进城购房,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给予一次性奖补。
除了在物质上鼓励农民购房外,一些地区还提出了与子女入学挂钩的政策。如,江苏提出,对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购买新建商品房的,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当地招生入学政策安排其子女就读。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去杠杆
——多地明确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目标
在去杠杆方面,扩大直接融资、降低不良贷款率、防范金融风险成为各地方案的共同要求。
广东提出,到2018年底,证券、期货机构杠杆率符合相关监管指标体系要求,保险公司杠杆率全面达标,保持全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金额的比重超过35%,确保金融机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金融业务主要风险指标达到监管要求。
山东则提出,2016年,力争上市挂牌企业累计达到2000家,新增直接融资额超过5000亿元。到2017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也明确,鼓励企业多渠道、多方式扩大直接融资,力争“十三五”时期全口径直接融资年均增长10%以上。
“2018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比重力争超过25%,金融业务主要风险指标达到监管要求。”安徽还要求,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和监管,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资料图。中新社发 张云 摄
降成本
——各地打出“组合拳”降低企业成本
在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方面,各地在方案中均打出“组合拳”,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负成本、社会保险费、电力和物流成本等一揽子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通过降成本,2016年为全省企业减负700亿元左右”,贵州提出,大幅降低大工业综合用电价格,使本省大工业用电价格成为全国最低的省份之一。
广东提出,到2016年底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企业综合成本较2014年下降5%—8%。将住房公积金缴存上限从20%降低至12%,缴存基数上限从月平均工资的5倍降低到3倍。
安徽明确了“到2018年企业综合成本比2015年下降5%—8%”的目标,并要求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原则上不超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
山东则提出,2016年,通过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轻成本负担500亿元左右。各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统一降至18%。
资料图。 张伟明 摄
补短板
——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目标和措施
鉴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尽一致,各地在方案中,对于本地区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补齐短板的目标和措施。
浙江提出了补齐“五个短板”,包括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农业农村短板、基础设施短板、公共服务短板、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浙江明确,切实增加科技投入,力争到2020年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左右。
贵州提出,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基础设施短板、基础设施短板。在脱贫攻坚方面,贵州提出,彻底解决现行标准下49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完成130万农村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
补齐短板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江苏明确,启动实施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公共服务、脱贫攻坚、现代农业5大领域“补短板专项工程”,重点推进20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完)
本文地址:http://www.zfxw.com.cn/Zonghe/2016-05/440.htm,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