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圆明园现场直播考古 1小时挖3件琉璃件

[日期:2016-08-18] 来源:www.zfxw.com.cn-  作者: [字体: ]
广告联系电话/微信:15652113111

圆明园现场直播考古 1小时挖3件琉璃件

昨日,几位考古工作者正在圆明园远瀛观遗址现场进行考古挖掘,并进行了现场直播。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新京报讯 在博物馆里,精美的瓷器、玉器甚至遥远时期的编钟透过展示玻璃展现在公众面前,不过,这些文物是怎么出土的、在与现代人见面之前经历了怎样的流程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却比较陌生。昨天,圆明园遗址公园首次在微博、微信、直播软件上直播考古实况。

考古地址紧邻大水法遗址

昨天通过网络跟公众“见面”的是圆明园远瀛观遗址,它位于长春园中轴线最北端,紧邻“热门景点”大水法,曾经是一座西洋钟楼式高台大殿,也是乾隆皇帝宠爱的容妃生活的场所。

历经沧桑后,游客在远瀛观遗址处只能看到一些汉白玉雕花石柱和散落的石构件。考古工作自今年6月启动,持续到11月底,这期间考古人员要在800平米的遗址内发掘散落地下的文物,了解这里的建筑工艺和结构,为下一步的抢险工作提供方案。

2013年北京市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成立了一个团队,队中历史、考古等方面专业人员一共5人,专门从事圆明园考古工作。

昨天上午8时许,当记者来到远瀛观遗址时,考古人员已经开始了工作。他们拿着手铲在划好的区域内清理表层土,不到1个小时就有3件琉璃构件“露面”。

发现文物之后,考古的工作人员放下手铲,转而用竹签和刷子清理周边,在拍照和做过“身份”登记之后,一件琉璃瓦件才被捧出。

修复一件出土文物耗时数月

北京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对这个场景再熟悉不过。他向记者介绍,从之前考古的情况来看,圆明园表层包含的文物比较丰富,昨天上午初步判断有十几件,能够看到的有蓝色、黄色以及没挂釉的琉璃构件,还有青花瓷片和粉彩片等瓷片。

在现场,考古工人们挖掘出的一个蓝色琉璃构件吸引了不少围观游客,据张中华介绍,这个构件上口径约25厘米、下口径约15厘米,初步判断体型较大。

这件琉璃构件的性质用途目前还无法判断,这需要待它被转移到室内后,经过专家联合的会商判断才能下结论。

圆明园出土文物很多。去年西洋楼遗址区养雀笼的考古共发现了1万多件文物,在一个25平米的探方内,1平米出土的文物大概是4到5件,张中华说:“考古工作虽然枯燥,但是我们每天都会有惊喜。”

出土的文物中,绝大多数是琉璃碎片,这些碎片要如何组成可以向公众展示的完整艺术品?目前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修复此前出土的文物,仅修复一件就可长达数月。

■ 看点

1 圆明园将设模拟考古现场

记者昨天看到,因为常年经受风雨,远瀛观遗址的一些地方已经发生坍塌。“所以要进行考古,把工艺、建筑材料的尺寸、质地都搞清楚,把原来的样子发掘出来,给今后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而且摸清楚之后,以后怎么展示、怎么更好建设圆明园遗址公园我们才会有底。”

2015年在对西洋楼遗址区养雀笼进行考古时,圆明园就首次开放了考古现场,此次远瀛观考古则是圆明园第二次向公众开放。

考古界曾有言,科学化和大众化是考古学的发展方向。“过去,如果一旦有考古工作,现场会被封闭,游客根本进不来”,而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远瀛观遗址和平时并没有什么区别,游客隔着距考古现场1米左右的栏杆可以清楚地看到工作人员在做什么。

“现在还不会全面开放,还得有一定的隔离措施,因为考古专业人员都经过了多年的训练,知道在考古现场怎么处理,但如果让所有游客都进来的话可能会出现问题。”

不过,圆明园正在计划未来做一个模拟的考古现场,把展览参观和自己动手考古结合起来,更好地提升游客的考古体验。

2 洛阳铲无人机都派上场

昨天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为了挖掘一件文物,考古人员需要用手铲把表层的土清理到一旁,堆积起来的土不是被置之不理,工作人员把它们收集到写有编号的袋子中。

这一动作不无意义。记者了解到,这些被收集起来的土会被带到特定场所进行检测,“土里可能会存在一些看不到的小东西,可能会非常重要,如果不经过这个流程就会被遗漏。”

张中华告诉记者,负责筛选这些“小东西”的仪器叫做浮选仪,是考古中运用的现代技术之一,“植物的花粉都不一样,浮选仪通过分析孢粉就能大致地推断出过去圆明园种过什么植物。”

昨天在对远瀛观遗址考古的网络直播中,张中华一共向观众介绍了4种考古中常用的工具,包括手铲、洛阳铲、比例尺和指北针。

在这些传统考古工具之外,新的现代技术也正在被运用到考古当中。过去,考古完了要进行回填,之后再确定考古的位置往往比较困难,然而有了RTK之后,这个与卫星连接的仪器可以形成坐标定位,还可以用来测量,形成立体图像。

去年在西洋楼考古时,张中华还用到了无人机,“通过航拍可以了解到考古现场的整体状况,经过室内处理后就可以形成考古遗址的三维模型了。”

■ 揭秘

文物出土后被认清要3年

在文物重见天日之后,它们在幕后被清理修复的过程更显神秘。

张中华告诉记者,文物被挖出转移到室内之后,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进行必要的清洗。之后,他们要根据碎片进行拼对,同一个颜色和质地先拼对一遍,如果碴口能够对上,工作人员就要对这些碎片进行黏接,并进行修复。

修复之后还没完工。工作人员要对这些组合一新的文物按比例绘图,然后拍照或进行三维扫描。这些材料都要形成国家档案,最后,文物的整体情况还要形成报告。

在修复成型之后、出报告之前,考古人员就要请历史方面和建筑方面的专家一起会商,“研究这些东西到底叫什么名字、曾经有什么用途,甚至送入实验室分析成分产地。”这样一整个流程下来,大概需要3年时间。

“圆明园的考古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所以需要一直积累经验。”张中华在学校考古专业上了7年,“除了考古专业本身的内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要懂,考古中遇到了什么东西大致要知道是什么。”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梦遥

(新京报)

本文地址:http://www.zfxw.com.cn/Zonghe/2016-08/6415.htm,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赏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2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内容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