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起底拼多多:400亿背后的骗局?

[日期:2018-04-14] 来源:www.cqfzb.com-  作者:快刀财经 [字体: ]
广告联系电话/微信:15652113111

社交电商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很重要,

直接导致产品今后的销量,

没有信任就没有销量。

    根据媒体爆料,拼多多今年年初的月流水已经达到了400亿的销售规模。

    400亿什么概念?2017年京东的月流水是1100亿——这是京东拼了12年的结果。而且请注意,这400亿是极低的客单价累计而成的。而京东的1100亿里却包含相当比例的高客单价3C产品。所以论成交量,可猜测拼多多的成交量是远胜于京东的。

    然而最近,在3.15之际,号称有3亿用户的移动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又陷入了用户投诉泥潭。在知乎、微博甚至和拼多多相关的新闻报道评论区,用户投诉拼多多商品质量差、虚假宣传、假货、客服态度差的声音不绝于耳。

    事实上,从2015年创立至今,拼多多便饱受争议。搜索其相关信息,对其评价也是旗帜鲜明的两派,一边是媒体的褒奖——“行业的新探索,让购物变得更有温度”;另一边是用户的质疑——商家卖假货,提供虚假信息。

    那么,常常以“1元拼”发起团购的拼多多,究竟是社交电商的领导者,还是恶意营销呢?

01

曾经“接地气”的黄峥

    在创立拼多多之前,黄峥早已在电商行业浸淫多年,算得上是一名互联网“老兵”。

    2004年,黄峥进入谷歌工作,期间,主要从事电子商务早期搜索算法。三年的谷歌工作经验,为他后来回国连续创业打下了基础。

    回国后,黄峥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司,一家叫做Ouku.com的电子商务网站,主要销售电子产品和手机。

    那时的创业者黄峥十分“接地气”。创业前,每个周末黄峥都跑到中关村,去各家零售店当推销员卖手机,“在国美、苏宁都卖过手机,只有知道一线是怎么玩的,才能了解消费者。”尽管卖了3年手机,尽管一年销售额有几个亿,但几乎没挣到钱。

    2009年,国内电商行业迎来爆发期,尤其是当时麦考林、当当的相继上市,为行业的创业者带来了更多的信息。黄峥逐渐意识到Ouku.com仅是数千家相似电商网站中的一家,于是他决定将这家网站出售,开始谋划下一个创业项目。

    彼时,黄峥发现淘宝上有众多知名品牌商家,但他们大多数缺少电商方面的运营经验。于是,黄峥组建了一个电商运营团队,专门为品牌提供涵盖视觉设计、营销、运营、客服和物流等一站式服务,并成立了新的公司——乐其。

    乐其算得上的一家成功的公司,至今为多家知名企业做过电商运营服务,并成为天猫六星级运营服务商。

    在此期间,黄峥还创立了一家游戏公司,在微信平台上提供角色扮演游戏。

    在经营电商与游戏时,黄峥尝试做过电商与游戏相结合的探索。“阿里巴巴是国内电子商务巨头,腾讯在游戏领域占据优势,旗下产品包括微信。这是中国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最成功的两家公司,但是它们的业务没有彼此渗透。”黄峥曾在一次采访中说道,“阿里巴巴和腾讯之间互动性较差,它们并不清楚如何从其它渠道挣钱。”

    黄峥隐约觉得,如果两个领域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本文地址:http://kx.cqfzb.com/Caijing/2018-04/10312.asp,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容导航】
第1页: 第2页:两年估值超过100亿
第3页:为何不看好拼多多
打赏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2
相关新闻       拼多多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内容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