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的肖恩在上海静安区创客中心的车间里调试电子设备。新华社资料图片
橙黄橘绿,秋实累累。
全国首个自贸区运行进入第三年,一批可复制可推广试点经验蓄势待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向纵深推进,部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上海改革创新的关键当口,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
落实中央“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的要求,在过往政策基础上,上海升级人才政策30条(即《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近期出台。在人才集聚、人才管理、人才激励等方面,紧跟市场需求、持续放宽搞活。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说,要以更大的胸怀,把上海建设成为天下英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更积极更开放
提升人才政策国际竞争力
作为自贸区扩区后的首家外资认证机构,如何配好团队,一直是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斯榕最操心的事。
“原来聘请60岁以上的外国专家,很难办就业证,现在已经解决了。但聘用国外知名大学的毕业生,还有两年工作经验限制,期待这一门槛也能降低。”斯榕说。
随着上海人才政策30条的发布,斯榕的这一期待将很快落地。“允许注册在上海自贸区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等,聘用世界知名高校应届毕业生来沪就业”———对海外人才再开绿灯。
改革并非无的放矢,而是直面市场最迫切诉求。去年7月上海人才政策20条发布后,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共受理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申请永久居留503人,环比增加8倍,申请量占到全国的50%以上。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对市场主体叫好又叫座的政策,上海持续深化完善。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陆卫东表示,新出台的人才新政30条,吸收了公安部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相关出入境政策,对重点支持的领域、行业制定职业清单,进一步畅通外籍人士从就业居留向永久居留的转换机制。
比如,外国人关心的“绿卡”方面,人才政策30条将探索对在上海自贸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经自贸区或张江高新区管委会推荐,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从国际形势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紧缺已呈现常态化、长期化的趋势。”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怿认为。上海具有海派文化和外向型经济特点,率先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制度,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既放权又松绑
增强人才和用人主体“获得感”
从未想过开公司的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安博文,如今已是沪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首个吃螃蟹的人”——— 由他担任法人代表的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年中拿到营业执照。
在这家公司,安博文所在的上海海事大学以技术入股,占股比例30%。而学校持有的股份中,75%奖励给安博文团队———这种灯塔效应,正激励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将手中的科技成果“纸变钱”。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将使用、处置和收益三权下放给高校,不能只停在纸面,必须落到实处。”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沈炜说。目前,上海市教委已会同财政、科委等部门,出台了改革完善高校、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管理制度的若干意见,并在12所市属高校开展技术转移中心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只是缩影。上海市市长杨雄说,要更多地从用人主体的角度看问题,进一步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通过破除人才发展在体制机制上的瓶颈,描绘“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图景。
视之愈清,行之愈笃。摊开人才政策30条,处处见“放”:高校院所在编制限额内自主引进人才,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前置备案和审批。探索实行体现人才创新价值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允许科研项目经费中列支课题组人员的劳务费,并在间接费用中安排与科研人员实际贡献挂钩的绩效支出”。
字字显“活”:推进人才分类评价,基础研究人才突出同行评价,应用研究人才突出市场评价。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为职称评审的前置条件,职称不作为申报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的限制性条件。
“新出台政策里的改进措施,前期都经历了广泛调研,堪称去年20条的升级版、优化版、加强版。”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公务员局局长陈皓说,要通过改革,让人才政策放得更开、松得更实。
从“招商”到“纳才”
人才战略驱动城市创新转型
像上海这样,对人才孜孜不倦的渴求,在国内已成为一种现象。
上海人才政策30条、浙江人才政策25条、苏州人才政策40条……从原来倚重招商引资,到现在更重招才引智,勇当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的战略选择清晰描绘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轨迹。
“在创新驱动的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引进一批人才,有时能盘活一个企业,甚至撬动一个产业。”这样的认识,在上海正逐渐成为共识。
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居住证积分、居住证转办户籍、直接落户的引才政策体系。去年底至今年8月,上海通过国内科创人才政策引进的人才达到4638人。下一步,还将强化市场导向,重点引进建设“四个中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紧缺急需人才。
把城市的创新转型与人才的价值实现结合起来,这是上海人才战略的最大特点。“要努力把上海建成国内外一流创新创业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上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应勇说。
近年来,承担国家战略,上海先后启动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北斗导航、高端芯片等重大创新项目,建设上海光源、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平台等重大科学设施。依托这些大平台,一批高端人才在上海找到了用武之地。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卢煜旻博士,曾经在全球知名半导体公司恩智浦任职。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成立后,向他抛出“绣球”。认真考虑之后,卢煜旻回到上海组建团队开发产品,现已在射频开关、雷达芯片方面取得突破,并吸引外部投资成立了公司。
在确立大平台高度的同时,上海还着力提升软环境的“暖度”。为缓解人才在住房方面的后顾之忧,新政明确提到,鼓励大型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利用自用存量工业用地建设人才公寓,其建筑面积占项目的比例由7%提高到不超过15%。
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全球科创中心相适应的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通过一条条改进,一次次升级,全球创新版图上,上海的人才“磁场”效应将日益清晰。
新华社记者姜微 何欣荣 叶锋
本文地址:http://kx.cqfzb.com/GuoNei/2016-09/8898.asp,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