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引发了社会诸多关注和思考。随着现代机器化大生产对传统手工业的取代,传统工匠逐渐从历史舞台中退出,于是有观点认为工匠精神已经过时了,事实并非如此。据统计,截至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之所以如此多的长寿企业集中出现在这些国家,是因为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深刻认识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根据辞海的解释,“工匠”指的是有一定工艺专长的匠人。《周礼·考工记》曰:“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乏榫卯、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饱含工匠精神的产品。
世界工业强国的形成与它们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密切相关。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工匠精神”是德国制造业过去一百年成功的钥匙。这种精神让“德国制造”声名显赫,让德国百年工业品牌扎堆出现,也让德国在欧洲经济一片困顿时保持一枝独秀。“匠人精神”在日本也被称作“职人气质”。日本超过200年的企业居全球之首,这些“百年老店”的经营模式都不是急着“做大做全”,而是专注一种商品或者一种技术。
工匠精神是工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工匠精神是在工匠技艺和品德传承中形成的文化,是敬业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敬业奉献精神是工匠精神在“德”维度的基本要求。工匠精神于之“德”亦在于尊师重道的师道精神,无论是传统的师徒模式或学徒模式,还是现代以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都强调着对知识技术的关注和对技术人员的推崇。
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三是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四是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这些优秀的工作精神和品质在今天的社会中依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匠人情怀饱含着匠人对自身价值的认知。传统的工匠虽然也从事制作活动,但是那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一项简单机械的日复一日的重复性体力劳动,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创造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技艺、产品进行提升完善的过程。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指出:“工匠可以随意左右自己的行动。因此,工匠可以从工作中学习,在劳动过程中使用并发展自己的能力及技能。”正是这种具有创造性特征的工匠精神造就了一批杰出人士。瑞士的钟表匠一辈子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同一道工序,钟表匠们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追求完美和极致。
从江户时代,在日本的匠人间就已经形成了产品精益求精的“荣誉法则”。日本匠人将产品的好坏与个人的荣辱紧密地联系起来。他们身上具有强烈的自尊感,认为制作一件优良的产品,是自己的极大荣耀,如果由于自己的疏漏而导致产品残缺,即便在市场上销量不错,也认为是巨大的耻辱。正是在这种“荣誉法则”的推动下,他们对产品质量严格要求,对技艺精致的追求达到了神经质般的狂热程度。
产品是工匠自由意志和自我价值的表达。工作者对工作过程具有完全的控制权利,产品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自由构造,渗透在作品中的是自我想法的表露,体现了自我对世界的理解与认识,自我通过工作精神获得了客观化的表达。以工匠的态度来做事,工作就不再是一件不得不做的痛苦事情,而变成了一种忘我的投入。工作过程本身就是生命活动的自主展开,整个生活就是一种投入的人生状态。工作本身就是生命的外在表达。自我的价值存在于自己双手所能控制的作品中,不依赖于其它外力,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获得真正的满足感。
匠人情怀体现在现代化的组织管理中。在传统的工匠生活中,多数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师傅向学徒传授手艺的过程中,在一起朝夕相处,耳提面命,不仅传授的是技艺,还传授了做人的道理和坚韧、耐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匠人的制作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行为感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同事间的情感交流,使人们在工作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工匠精神所营造的亲密情感与精神交流是现代化的组织模式所无法替代的,也是现在我们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更需要研究改进的。
精业与敬业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精业与敬业体现着人们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工匠精神代表的精雕细琢的精神永不过时,在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更需要弘扬精业与敬业的工匠精神。
精业体现着工匠的创造精神与工作态度。“巧心劳手以成器物曰工”。在某种程度上,“巧”是工匠的代名词,能称之为工匠的人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当人们赞美一个工匠时,经常会用“巧夺天工”、“能工巧匠”、“鬼斧神工”、“巧同造化”之类的词语来表达对工匠的赞美之情。那些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能工巧匠”的,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的熟练,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创造性品质。鲁班以其发明创造了曲尺、墨斗、刨子等器物而被后人尊奉为土木建筑的祖师爷,奚仲因为造车而闻名于世,此外还有“虞驹作舟”、“仪狄作酒”、“夏鳍作城”等。这些工匠的创造发明,并不只是一种简单模仿的手工操作技巧,它在本质上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质。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繁荣也集中体现在能工巧匠创作的各种各样精致细腻的物品之中,比如青铜器、丝绸、刺绣、陶瓷等等。可以说,在整个中华文化发展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工匠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精神特质。近两百年来的德国现代化道路,从外部看,是一条技术兴国、制造强国的道路;从内部看,支撑这一道路的是“工匠精神”。当欧盟其它国家经济处于衰退中时,德国经济却能持续增长,德国总理默克尔将之归功于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敬业体现着工匠的精神境界。敬业体现着工匠对人生职业的敬畏,体现着从一种具体“技艺”到“道”的真谛的人生领悟,是“工匠精神”对人生境界的追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写道,“为了把大家的鞋子做好,我们不让鞋匠去当农夫,或织工,或瓦工。同样,我们选拔其他的人,按其天赋安排职业,弃其所短,用其所长,让他们集中毕生精力专搞一门,精益求精,不失时机”。工匠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对自己制作的产品的热爱,体现了对永恒存在与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
以工匠精神的培育引领工业文化建设
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工匠精神是现代工业制造的灵魂。在当今社会,尽管传统的小作坊形式基本上被现代化的工业制造所取代,但是在人类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工匠精神和文化传统,却依旧贯穿于现代化的工业制造之中,甚至成为现代工业制造的灵魂所在。工匠精神指向的制造不仅是严格地按照技术标准和生产要求机械的重复和模仿,更在于按照近乎严苛的技术标准和近乎挑剔的审美标准,以良好的精神驱动和技艺经验,一丝不苟地赋予产品质量和灵魂。
工匠精神不仅涉及到中国制造及其产品质量,更是人们普遍的职业和工作伦理的集中体现,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不仅是工作者的优良品质,也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精神的实践要求。敬业奉献精神是工匠精神在“德”维度的基本要求。工匠精神于之“德”亦在于尊师重道的师道精神,无论是传统的师徒模式或学徒模式,还是现代以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为主要工业技术研究主体,都强调着对知识技术的关注和对技术人员的推崇。
建设工业文化是当前的迫切需求。我国虽然已是工业大国,但与工业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除了硬实力的差距,软实力差距更为明显。国外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才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业文化,而我国的工业化起点低、起步晚,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且缺乏自己的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受农耕文化影响,我国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普遍具有守旧、自给自足、追求快速盈利、做事不精细等显著的农耕文化特征。劳动者素质不高,职业化素养、科学精神、工业精神缺乏。特别是近几十年工业化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等浮躁之风,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不时发生。
工业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形成的,包涵工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除了科技上要追赶,文化上同样要跟上。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在工业文化上“补短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和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面临着巨大压力。在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启动、“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的进程中,不仅要提高产业规模、技术水平等“硬实力”指标,更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国工业文化,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实现“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战略目标,提升我国工业“软实力”。
践行工匠精神 迈向制造强国
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国,但中国制造给人印象是质量不高、价格便宜。这是因为中国很多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对严谨的工匠精神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实践。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从生产型向服务型、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价值链的高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时期,要实现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除了科技上要领先,文化上同样要先进。
传承创新中国优秀工业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世界工业文化精髓,发扬工业强国的爱国精神,推动我国工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和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面临着巨大压力,在此形势下,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民族工业的传承中探寻精气神,从工业文化入手增强中国工业的软实力成为推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新思路和新路径。
过去,我们对工业文化和工业软实力的认识不足,忽视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和改造,这些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工业生产力。因此,工业文化建设并不是要另辟蹊径,而是要融入工业化发展的全过程,并在吸收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开放借鉴已有的国际先进经验,兼收并蓄,创新工业发展理念,建立符合时代特点的工业文化理论体系和政策体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工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建设工业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与现代工业文化的勤劳、创新、效率、质量、诚信等观念高度切合。工业价值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指导,把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生产要素融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引领企业发展方向,提升价值支撑、规范道德行为、凝聚发展共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同时,要大力宣传和弘扬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推动工业诚信体系、价值体系、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建立。要弘扬劳动模范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德;要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刻苦钻研,埋头苦干,不断进取,奋发有为;要识大体、顾大局,提倡奉献精神,努力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
提升中国工业软实力。工业强国的衡量不仅仅依靠工业科技水平等硬实力指标,还包含许多非技术的因素,即工业的软实力,如管理制度、价值体系、行为准则、经营哲学等,它体现的是工业管理的方法、制定游戏规则的能力、创新的理念和工业的精神等。制造强国建设必须同时推动以软实力提升为目标的工业文化建设。从产品层面来看,打造全球的品牌,让产品有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从国家工业形象来看,打造“中国工业精神”,传承和弘扬“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优秀工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制造业搞上去,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追随、模仿、山寨换不来“制造强国”。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精神”的积累是多少代人、上百年的沉淀才形成的。中国工业在做大过程中,亮点不断,出现了不少世界级的企业,但很多企业家追求的不是高端的品质,而是依靠质次价廉去占领市场,这种思维方式与行为规则短时间做大可以,但做强就别想。因此,要完成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需要在骨子里有创新精神做后盾。
加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李克强寄语芦山学子时指出:“工匠也可以成为大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具有现代先进工业文化内涵和素养的建设者。《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这个宏伟战略目标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中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制造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探索开展高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工业文化普及、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的结合试点。提升新时期技能工人的社会地位,增强技能人才的光荣感和责任感,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技能成才之路,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让更多的年轻人传承工匠精神,专心专注钻研技能,努力使我国成为技能人才强国。
本文地址:http://www.zfxw.com.cn/Luntan/2016-07/5238.htm,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