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播电视剧《蜗居》里有一个典型人物李阿婆,为人精打细算,家里房屋被征,在补偿方面与开发商打起了“持久战”,一路哄抬征地补偿。包工头计划引开李老太家人,再在他们房子上砸个洞,迫使李家人搬迁,不料凿洞时仍在家中的李阿婆边爬边呼救,正好被掉下的石板砸死。事末,老李家得了一套房,砸洞的工头也得了一套房并自首,称是操作失误,不知房下有人。
剧照:《蜗居》李阿婆
李阿婆的故事在现实又出现一个类似版本。
出生于1924年的江苏沛县阿婆王某兰,经历了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新中国建立到繁盛时期,见证了两代中国的她,没有死于乱世,却于2016年9月7日因拆迁队操作失误被活埋,享年92岁。
9月8日晚13时15分,@澎湃新闻发布微博“江苏沛县九旬老太被埋身亡,街道:拆迁人员操作失误碰塌房屋”,微博正文简要介绍了事件发生经过及官方回应,链接可阅读原文,了解事实详细经过。
9月7日下午,被拆迁户、92岁的江苏沛县阿婆王某兰,被发现埋在自家房屋下面,8日,事发地沛县沛城街道官方证实,该挖掘机在王阿婆邻居家实施拆除,“因作业人员陶某操作失误”,把老人的房子碰倒,导致她被掩埋身亡。目前,挖掘机操作员陶某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已被警方刑拘。
此外,沛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澄清,事故发生时,被征收人已和县住建局签订了征收补偿安置协议,钥匙也交了。但赵先生称虽然签了协议,他们于8月21日向社区打了延迟搬迁申请,称由于老太太年事已高,家人租房困难,申请延迟一天搬迁。
图:延迟搬迁申请
事件一经报道,便引发了大量媒体和网友的关注,截至9月9日15时45分,该条微博共被转载3477次,评论和点赞数近7000次。@京华时报、@法制日报、@新京报等权威媒体都发布了该事件的相关微博。
就@澎湃新闻微博“江苏沛县九旬老太被埋身亡,街道:拆迁人员操作失误碰塌房屋”进行网友观点分析发现,网友观点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机司机”背锅,操作失误有假,恶意拆迁是真。
提到“拆迁致死”,一些网友们在未了解清楚具体情况、未得到充分证据的情况下,联系影视剧《蜗居》中李老太境遇,纷纷将悲剧归咎于“恶意强拆”,指责拆迁队为所欲为、草菅人命,最后让“挖掘机司机”背锅。
@不瘦到95斤不改名字儿评论:“操作失误?哈哈笑死我了。你怎么没失误把你自己埋下面呢?”
@努力赚钱自己买四个圈评论:“好巧啊,说出去有可信度?”
不少网友对官方说法给予充满讽刺意味的评论。
2.舆论谴责子女将老人留在待拆房屋,揣测是家人“骗财”手段。
王某兰今年92岁,因病卧床不起,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在此前提下,全家人在隔壁房屋拆迁当日还未迁出被征房,不少网友表示“不理解”,王某兰的子女被指“不孝”,甚至被某些网友扣上“用老人讹钱”的罪名。
@-未迟雪-:“怎么觉得这个事件有点讹人的味道,把一个九十多的老太单独住在即将拆迁的危房中。”
@晴児61631:“孙子儿子一箭双雕啊!既解决了累赘又能得一大笔赔偿!只是这钱花的能心安不!”
在@澎湃新闻评论区,网友讨论激烈,其中一个话题便是老人子女是否行为有失,据不完全统计,网友就此话题意见五五分账,在一些网友责骂王某兰子女未照料好老人的同时,一批网友也站队提出观点。
@Angela心若向阳:“老婆婆常年卧床,年纪又大确实不好租房,合适的房子没那么容易找到,活着人家房东知道有身体不好的老年人也会有顾虑,拆迁的人肯定是没有交接好导致的这一悲剧,为老人致哀!”
@小小女人ME:“已经签订协议,并交了钥匙,但同时也申请了延期搬走,家里有老人或者租房子的,应该都知道有的人比较忌讳,怕岁数大的老人去世在他家,所以不愿意出租给别人!评论有人说这是刁民,还说是钉子户,就为了钱。这样的三观,真不知道是些什么人,毕竟,具体怎么回事只有他们自己清楚。我们只能感慨又失去了一个见证中国历史的老人。”
3.相关部门和工作队伍未做好事前检查、作业监督工作,应当严惩。
舆论提出,悲剧并非挖掘机司机一人造成,整个作业链的监管失控才导致了死亡事件的发生。不少网友对施工队伍、监管部门的工作提出质疑,认为该事件必须“追根究底”,严惩相关责任人。
@sweetheartititi:“明知道操作不熟,为何多进一步疏散人群呢?多一步工作的检查,就少一步伤害!”
@与明漱:“操作失误能碰得这么倒?到底交接工作做好没?陶某究竟知不知道哪一座房子是申请了延迟搬出的?”
@puck机械谜城:“强拆之前没有进行必要的人员疏通,所以责任确实在强拆队那边。”
根据报道及现有信息,王阿婆到底是遭遇强拆还是挖掘机司机操作失误尚无定论,但舆论场中却被质疑和谩骂政府的声音和各种“阴谋论”所占据。梳理现有信息可以知道以下重点:事故发生时,王阿婆的儿子赵某已经和县住建局签订了征收补偿安置协议,钥匙也交了。同时,赵某因家庭特殊原因,向社区申请了延迟搬迁。目前,挖掘机操作员也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被警方刑事拘留。把已经得知的事实和网友评论比较便能发现,很多网友对事件尚不清楚,就已经开始盲目猜测真相,指责政府行为失当,强行安上了“拆迁”之名。为什么这么多网友在事件尚未明朗之前便一边倒地指责政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 政府深陷塔西佗陷阱,难以服众
犹记得7月中旬,湖南长沙岳麓区一位六旬农妇遭遇强拆被活埋致死,官方定性非法拆除房屋过程中,由于“疏忽大意”而致人死亡,引起民众强烈不满,网友对长沙市官方的说法并不买账,质疑官方在面对官员涉事案件忽视法理法规,甚至有网友称涉事人员应以“故意杀人罪”判处。
尤其当下新媒体时代,政府部门的一言一行被无限放大,相关部门在面对“强拆”问题时没有正视舆论和群众关切的问题,导致民众的不信任情感加剧,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权威地位逐渐被蚕食,政府已然陷入“塔西佗陷阱”。
“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著名历史学家塔西佗。意指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在经历一系列“暴力强拆”事件之后,关于拆迁问题政府早已遭遇“越描越黑”的困境。这也难怪此次九旬老妇去世,“操作失误”一词会刺痛民众,再次引发舆论对政府的不信任。
二、 网友缺乏理性思考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微信的普及,大大降低了民众上网的门槛,互联网上的声音越来越多样化。但同时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固然能开阔视野,但同时不得不面对网上舆论的“众声喧哗”,其中不乏非理性、谩骂的言语。网络使得民众能在短时间内接收到大量信息,也造成了网民的“惰性思维”,不再愿意冷静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心态易浮躁,从而助长了戾气。从最近的“肯德基”事件到“王宝强离婚案”,再到此次九旬老妇被活埋事件,都能感受到部分网友的“非理性逻辑”。
正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微博)秘书长祝华新所言:“互联网为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提供了技术保障,但上网多了,也可能受某些社交媒体道听途说的风气影响,养成好勇斗狠的毛病,通过只言片语碎片化的阅读,就进行慷慨激昂的情绪化表达,导致智力递减,而戾气递增。”
三、 部分媒体推波助澜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抢时效、夺眼球已经成为不少媒体的首要任务。不少活跃网友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上,甚至有些媒体机构通过其官方渠道,为了吸引流量和关注,对事件真相的关注程度有所下降,着力用一些劲爆的标题和内容吸引读者眼球,极大地消费了民众的同情心和正义感,真正的新闻事实却被掩藏。本应肩负群众和政府机构交流沟通之桥梁功能的媒体,现如今却在无形之中成了伤害双方信任的利剑。
现在,徐州沛县这位九旬老太去世的真相到底为何,我们尚不得知,但是,舆论却已经跑到了真相的前面,对事件盖棺定论。有所膨胀的网络民意,需要缓一缓,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则需快一点。
(人民网-舆情频道)
本文地址:http://kx.cqfzb.com/Luntan/2016-09/8024.asp,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