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网友咬下九龙壁龙头?警方:玩笑可不能乱开

[日期:2016-05-23] 来源:cqfzb.com-  作者: [字体: ]
广告联系电话/微信:18515883123

网友咬下九龙壁龙头?警方:玩笑可不能乱开

2014年7月7日拍摄的故宫(微博)博物院九龙壁。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网友咬下九龙壁龙头?警方:玩笑可不能乱开

北京警方转发“千重山”微博进行回应。微博截图

日前,网友“千重山”在微博上自称去年从故宫九龙壁和圆明园弄来两块石头当“传家宝”,其中“黄色那个从故宫九龙壁龙头上咬下来的”,表示要深埋地下当传家宝。此言论引起大量网友抨击后,“千重山”又澄清称自己是在开玩笑。

昨日,故宫就此事回应称,九龙壁前有护栏相隔,正常情况下观众触碰不到,多年巡查也未发现人为破坏九龙壁的行为。

北京市公安局则通过官方微博发声称,文物未被损害,已严厉批评了该网友,表示“玩笑不能乱开”。

■ 事件

网友称咬下九龙壁龙头当传家宝

象征封建时代帝王皇权的九龙壁,近日遭到了网友“调戏”,网友“千重山”5月20日发微博称,去年与家人在北京旅游时带回了两件“宝贝”,一件是从圆明园石刻上手抠下来的石头,一件是从故宫九龙壁龙头上咬下来的龙头。

该网友还表示,两件宝贝极为珍贵,会“挖地三尺埋在小区车库那排桂花树下”,作为传家宝。

此言一出引起极大关注,截至昨日19时30分已有12000多人转发,7700条评论,内容多是对其破坏文物的行为表示反对,还有网友列举了文物保护法相关条例称其已违法。

对此,“千重山”再次发微博回应说,“手抠石刻牙咬龙头是玩笑,九龙壁摸都不让摸,还能咬,能咬的(得)动?”并表示关心文物安全的网友们“真多虑了,宝贝们好好的呢!”

■ 回应

故宫:反对借公众关注文物而炒作

对此,故宫博物院昨日回应称,经现场确认,九条龙的龙头距离地面近3米,且九龙壁前一直有护栏相隔,正常情况下观众不会碰触到九龙壁。

故宫相关负责人表示,九龙壁是珍宝馆区域的重要景观,每天吸引很多中外观众前往参观和拍照,是故宫博物院的管理重点,采取的主要措施除了在皇极门前派专人值守,负责九龙壁的安全和观众参观秩序外,还在九龙壁前安装石材护栏加强保护。

“原来是铁质护栏,为了提升环境与景观,去年改为石材护栏。”该负责人说,故宫工作人员也会定期对九龙壁拍照存档,并将部件脱落情况进行记录。多年来,没有发现人为破坏九龙壁的行为。

对于故宫文物安全的问题,昨日故宫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平安故宫”工程的推进,故宫博物院已经基本建构完成一套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纵深的安全防范系统,包括技防、人防、物防等多个方面。

安防报警系统改造工程和视频监控系统加密工程均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开放区域内基本做到全覆盖,以确保古建安全、文物安全和观众安全。

不过,该负责人代表故宫博物院强烈谴责任何破坏文物和文化遗产的行为,同时也反对任何借公众关注文物保护而进行炒作的言行,“文化遗产应当得到全社会应有的保护和尊重。”

该负责人说,未来故宫博物院将继续努力,通过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努力保护文化景观的完整性。欢迎社会公众和媒体继续对故宫博物院给予关注和监督。

同时,上述负责人也再次呼吁观众文明参观,主动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

警方:玩笑不能乱开

昨日北京市公安局也通过微博“平安北京”发声说,圆明园石刻和九龙壁龙头历经百年风雨,确实不是“中华健齿白”就可以咬得掉的。

同时警方表示“千重山”未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已对其进行了严厉批评。

最后,警方强调“东西是不能乱咬的,玩笑是不能乱开的。”

■ 释疑

九龙壁等处的琉璃瓦会掉吗?

虽然九龙壁的琉璃瓦不会被咬掉,但故宫内现有的大量琉璃瓦是如何保护的?

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故宫博物院目前总计9371间的房屋上,有数量巨大的各种琉璃构件,每年都会发生因自然老化、风雨侵蚀、动物破坏等因素造成的破损、脱落情况。

为此,故宫博物院制定了相关的古建巡查和保养制度。该负责人说,具体措施包括每年在春季、雨季和秋季都会开展瓦顶拔草工作,同时排查瓦面构件保存状况,遇有构件松动时,进行归安加固;在冬季极端天气时,进行檐头专项排查,将松动构件先摘取,妥善保存,待天气转暖时,按照传统做法进行归安补配。

如遇突发的构件脱落情况,古建管理部门会及时到现场进行记录和处理;对于破损严重无法继续使用的构件,将按照原样式进行复制更换,原有构件妥善保存。

琉璃构件需统一提出补配需求,履行采购程序。之后委托专业制作单位按照原材料、原工艺进行批量烧制。

该负责人还透露,由于琉璃构件大小各异,单件制作成本高,因此,故宫博物院通过日常巡查,对缺失的各类琉璃构件进行统一登记并纳入修缮计划,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一并进行定制、补配,以恢复景观的完整性。

■ 律师说法

开玩笑也应说明物品来历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易胜华表示,该事件尚未上升到刑事处罚的范畴,但对其批评教育是应该的。

“刑事处罚中有一个罪名为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他说,这是指如开发商、用铲车等对名胜古迹造成大面积毁损,情节非常恶劣而构成的罪名。而在本案例中,如果其破坏文物的行为是真实的话,是一种轻微的行为,可能要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方面,文物部门可以让其对名胜古迹进行赔偿、修复、恢复原状,同时给予一定治安处罚,以对文物破坏的价值情况给予警告、罚款,最严重的是拘留。不过易胜华认为,此事未上升到拘留的程度。

易胜华认为,即使开了一个玩笑,他也需要说明微博照片里物品的来历,文物保护单位要对事情查明,“如果确实是他做的赝品,那么也应该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毕竟其引起了社会关注”,另外如果不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则可能会引发别人的效仿。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黄颖 郭超

本文地址:http://kx.cqfzb.comZonghe/2016-05/675.asp,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赏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2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内容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