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是否致癌跟摄入量有关
咖啡“致癌”是怎么回事?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冯长艳认为咖啡其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世界癌症基金会表示,每天饮用咖啡3-5杯,可以降低癌症发生风险。”而咖啡致癌一说,冯长艳则表示与其加工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咖啡豆本身不含有致癌物质,在高温的烘培过程中,如果不小心烤焦了,会导致咖啡变苦、黑、焦糊味,其中一种物质丙烯酰胺为可能致癌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医师卞冬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丙烯酰胺在很多常见食物中都存在,比如方便面、薯片、面包、饼干、油条甚至家常的炒菜中都无法避免。简单而言,只要是通过油炸、烘焙、烧烤等方式烹饪的食物,就会含有丙烯酰胺,咖啡豆本身并不含有这一物质,而是烘焙过程惹的祸。
那“罪魁祸首”丙烯酰胺到底和癌症有没有必然联系?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教授李继斌表示,致癌物根据其强度分为好几个等级,很多物品都可以致癌,主要看含致癌物强度大不大,老百姓听到消息之后要仔细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如果含较强致癌物的话就要重视,如果致癌程度较弱则不必太紧张。
冯长艳也认为,目前,研究只是在动物实验上证实有致癌性,但具体会导致何种癌症还未明确,且动物实验时所采用的是提纯的丙烯酰胺,浓度、剂量和质量都比日常生活中烤面包、炸薯条时的要高。在人群观察研究中,丙烯酰胺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还不充分,“这也可能与人类食用食品时所含剂量以及时间持续不长有关”。
冯长艳表示,在动物身上的研究结果一般不能直接照搬应用到人类身上来,更多是起到提示和预警作用。相信这也是美国法院要求星巴克在咖啡杯身上贴警示标签的一个缘由,告诉人们有风险,起到一个对人体健康负责的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预防部主任郑莹也表示,丙烯酰胺作为咖啡里新发现的致癌物质,应该被消费者所了解。
星巴克回应:贴标签将会误导消费者
同时,记者也联系上了星巴克中国方面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星巴克中国对外发布了一份声明,该声明可视为官方回应。
这份声明表示,关于该项在美国加州的法律诉讼,可以参考以下全美咖啡行业协会相关公告的中文翻译。
全美咖啡行业协会关于加州第65号判决的公告(2018年3月29日)显示:在这场持续多时的法律诉讼中,加州第65号判决的结果将可能导致所有咖啡产品上必须贴上致癌警告标签。整个咖啡行业目前正在考虑各项应对,包括继续提出上诉及采取进一步的法律行动。
公告表示:在咖啡产品上贴上致癌警告标签将会是一个误导消费者的行为。美国政府发布的营养指南中指出,咖啡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世界健康组织(WHO)也明确指出咖啡不会致癌。无数学术研究都已经证明了饮用咖啡对健康的益处,并且咖啡饮用者通常更长寿。
食药监局暂无回应 需等待进一步消息
同时,记者也和重庆市食药监局相关人士联系,对方回复称要等待进一步消息。随后,记者再拨通食药监举报电话12331,客服表示,会将记者的诉求进行登记,待工作日后台进行审核后决定是否受理,她告诉记者,一般都会在五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会移交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如果不受理,也会电话告知。
这一事件后续进展如何?华龙网将继续关注。
本文地址:http://kx.cqfzb.com/Caijing/2018-04/10212.asp,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