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北京养老床位空置2万张 集中式养老或成形象工程

[日期:2016-02-18] 来源:www.zfxw.com.cn-  作者: [字体: ]
广告联系电话/微信:15652113111

昨天,北京市政协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本市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调研报告》显示,政府大量资金投入机构养老,但机构养老床位目前约空置2万张,社区养老未得到应有重视,建议政府资金投入向社区和居家养老倾斜。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评估办法年内出台,届时老人入住公办养老院须接受能力评估。

机构养老

问题养老院内多健康老人建议应进行老人功能分级

机构养老,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进养老院养老。报告称,数据表明,在过去3年82亿元的政府投入中,有68.8亿元用于机构建设和增加床位的建设补贴,占投资总数的84%。但据估算,全市目前实际空置养老床位约有2万多张,“集中式养老或成政府形象工程”。

另一方面,养老机构接收的应以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但目前66.3%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或半自理;80%以上老年人有离退休工资或有子女提供费用入住机构;而无依无靠,不得不来的只占9.2%。

“本市270万老年人是不可能都入住养老机构的。”报告称,对于政府来说,每张床位实际建设成本约55万元,任何社会都无力负担让大量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成本。

“发展以社区为平台的居家养老服务是大势所趋。”报告建议,政府资金投入应向社区和居家养老倾斜。同时,借鉴香港“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的经验,尽快对本市近300万老年人进行功能分级,为今后政府和社会组织按功能级别提供相应服务做好准备。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针对老人入住养老院的评估办法,目前民政部门正在制定中,年内有望出台。今后老人入住养老院必须进行能力评估,公办养老院也将重点接收失能、失智等政府兜底的困难老年群体。

补贴政策

问题养老助残券使用不便建议购买服务力度要加大

“已经出台的一些扶持措施需要深刻反思。”报告举例说,养老助残券在扣除后台的服务管理费用的情况下,每年超过6亿元的财政资金投入,带来的却是“老年人使用不便、财政资金使用不当、贫困老年人不解渴、富裕老年人看不上”的社会评价。

此外,政府购买服务、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目前仍不足,对养老支持存在明显短板,比如一些有资质、有专业、有能力的组织机构,没有或没有完全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已有服务商缺乏公开透明的竞争进入和退出机制;政府为老服务的购买目录清单没有公布等。

报告建议,应以此次“养老券变卡”为契机,重新调研和设计其发放和使用工作,保障这笔6亿元财政支出能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并为养老服务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同时,政府应加大购买服务力度,在政府服务缺位、需求紧迫的方面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将目前政府提供但水平效率不高的服务逐步转为政府购买服务,通过购买服务引导企业投身于养老服务产业。

社区养老

问题社区需求底数未摸清建议应列出养老服务清单

社区养老到底需要为老人提供什么服务?报告称,目前来说,对于社区养老的需求底数没有摸清,比如社区老年人低龄、高龄、超高龄各有多少;自理、半自理、不自理各有多少;老年人疾病状态怎样;家庭基本收支水平如何等等。

目前而言,社区仅能简单提供饮食、日间照料等服务,对家居服务、产品提供、陪送就医、文体娱乐、信息服务等鲜有开展,对老人心理抚慰、法律援助等精神服务几乎空白。

报告中称,《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3)》显示,28.8%受访老年人认为社区养老服务尚不完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陪护等基本需要难以得到满足,老年人活动没有适当的场所。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也提出建议,社区应尽快查清底数,并采取专业化收集和常态化收集相结合、日常收集和定期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研,社区(村)设立采集点,可以电话、在线、微信多方式申报,对服务需求进行动态化管理和全程跟踪,通过评估后列出养老服务清单。

问题社区养老法规存盲点建议应加强立法进行规范尽管社区养老是养老的重头戏,但目前社区养老服务的规划和法律法规尚存在盲点。

“比如社区照料机构的规范标准是什么、社区照料机构服务半径有多大等,采取何种战略大力促进养老产业发展,采取何种方式切实推进养老产品研发,目前都不够明确。”报告指出,对于小微养老企业的法律地位,家庭养老床位是否合法,养老组织规范命名,入户护理行为是否属于医疗活动范畴、是否需要前置审批等,管理部门和经营者都存在困惑。

报告披露的另一组数据也值得关注。在本市目前已运营的410家养老服务设施中,符合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消防安全等资质条件的只有五分之一,也就是82家,很多在建工程也没有严格遵循相应建设和服务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报告建议,应尽快出台《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标准》,修订《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和住宅适老性规划设计技术要点》,并通过加强《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立法工作,探索其他制度跟进和法律实施监督等问题。

同时,针对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社区照料机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瓶颈”问题,通过有力的法律支撑加快解决。对于房产来源、消防验收、医保定点资质等方面面临的困难,还应加紧研究具体的对策。

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办法近期出台

“总体上说,社区存在的需求未摸清、资源未整合、法律法规缺乏这些问题都是实际存在的,而且政府部门已经看到,准备着手逐步解决。”一位来自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士表示,不过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三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它们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

从2010年所颁布的九养政策至今,政府很早就已开始注重居家养老,“比如今年全市建设的养老照料中心,即是作为一个平台,向社区及居家老人辐射服务,居家养老已经作为今明两年重点突破的方向,这些和政协委员的建议是不谋而合的”。

上述人士表示,养老机构是为每一个可能出现失能的居民来建立的,“失能是老人中最困难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阶段,每个人可能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阶段,所以养老机构绝不是形象工程”。

他表示,北京市养老机构床位约有10万张,确实存在空置率,但原因很复杂,约2万张空置床位基本都是乡镇敬老院的床位,主要因为其不具备对失能老人的服务能力、医疗能力跟不上而造成空置,“今年北京市重点推动的医养结合以及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等政策,也都是要解决空置率的问题,但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取得效果”。

记者从民政部门获悉,《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已在市政府法制办进行审查,近期有望出台。

不过,有养老领域的专家对调研报告中的个别数据存疑,比如《报告》中提到的一张床位成本55万。据介绍,去年本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本市养老机构建设实施办法》中提到,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机构,单张床位建设成本不得高于20万元,对于没有完成床位建设任务的区(县),需要按每床55万元的标准上缴统筹建设资金,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张床位为55万元。

本文地址:http://www.zfxw.com.cn/Jiankang/2016-02/132.htm,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赏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2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内容分类